5月13日,应哈医大四院心内科主任李学奇教授的邀请,日本筑波纪念医院心脏中心主任Dr.Kenji Wagatsuma来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并进行冠脉介入手术演示及指导。Dr.Kenji Wagatsuma是美国介入心脏病学会(FSCAI)、欧洲心脏病学会(FESC)、亚太心脏病学会(FAPSC)、美国心脏病学院(FACC)Faculty会员,是国际著名心脏介入专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方面具有较深造诣。
在为期一天的交流中,Dr.Kenji Wagatsuma与李学奇教授、金恩泽教授联手为三名复杂慢性闭塞病变(CTO)患者成功开通闭塞血管,及时解除了患者的病痛。三名冠心病患者均为多支血管病变严重,多家医院建议进行外科搭桥手术的患者,慕名来院就诊。其中一名三支血管病变患者几乎包含了冠脉介入手术全部复杂病变类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左主干远端80%狭窄,前降支近中段弥漫钙化病变,重度狭窄,对角支开口80%狭窄,回旋支近中段90%狭窄,右冠中段闭塞无血流,为慢性闭塞病变,该患者在第一次PCI治疗成功开通闭塞的右冠状动脉后,再次入院行左冠状动脉介入治疗。Dr.Kenji Wagatsuma与心内五病房主任金恩泽教授仔细回顾造影结果后,认为左冠严重狭窄伴重度钙化,球囊可能无法通过或病变难以扩张开。于是,选择应用旋磨技术打磨钙化病变,然后应用双Mini-Crash分叉技术,成功在左主干、前降支、对角支及回旋支植入4枚支架,成功实现了完全血运重建。此次手术应用的旋磨技术系采用橄榄型的带有钻石颗粒的旋磨头根据“差异切割”或“选择性切割”的原理选择性地祛除纤维化或钙化的动脉硬化斑块,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冠脉介入辅助工具,但由于其操作难,风险大,需要有经验的术者操作,这例患者不仅严重钙化且累计左主干,手术风险极大,并涉及前降支-对角支、前降支-回旋支两处分叉病变,可以说是一例极具挑战的病例。
第二例患者为右冠慢性闭塞病变,闭塞段较长达30mm,经过近4小时的手术,通过正向反向的多次尝试成功开通右冠状动脉,植入支架2枚。
第三例患者是一例极为少见的回旋支开口闭塞病变,造影未见任何残端,逆行又没有良好的侧枝循环通路,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双侧造影及血管内超声(IVUS)的指,成功探查到回旋支开口,发现回旋支自开口的闭塞段极度迂曲,通过过硬的导丝操控技术,成功通过闭塞病变,开通回旋支,植入支架3枚。慢性闭塞病变(CTO)被认为是冠脉介入治疗最后的堡垒,CTO患者单独依靠药物治疗虽可缓解临床症状,但对于远期心功能、生存率的改善并不理想。成功开通CTO病变可以改善远端冠状动脉供血区心肌缺血、复苏冬眠心肌、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功能,可减少50%外科搭桥的需要,而且对患者长期生存有意义。这三例复杂冠脉病变的成功开通,为哈医大四院心内科介入医生在CTO病变介入治疗策略、技术和器械的选择方面开拓了新的思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成功率。